經過對700余種表觀遺傳相關分子的篩選,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研究團隊首次發現了甲基轉移酶SETD2分子能夠顯著增強干擾素的抗病毒效應,相關論文27日發表在《細胞》雜志上。顧名思義,“干擾素”不直接“消滅”病毒,而是通過“干擾”達到抗病毒效果。它通過兩個途徑“干擾”,一是“敦促”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另一個是增強天然免疫細胞等“機體衛士”的...
2017-07-31
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雜志網站7月26日報道,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研究人員利用CRISPR技術,對大批單細胞胚胎的DNA進行了基因編輯。這是美國首次對人類胚胎開展的基因編輯研究。美國首例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研究OHSU科學家舒克拉特·米塔利波夫領導了這次研究,他拒絕對實驗結果進行評論,并表示是否公布還沒最后決定。但實驗組其他科學家證實,他們確實...
2017-07-28
我國是全球核電站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根據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到2020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與此相應的鈾資源需求將急劇上升,據測算,2020年當年我國核電天然鈾需求將超過1萬噸,消耗鈾資源儲量超過1.5萬噸。經過多年鈾礦勘查理論與技術的創新發展,核工業二四三大隊近期在松遼盆地西南部又取得...
2017-07-27
手機能像薄膜一樣隨意彎曲,B超儀可以貼在身上,衣服可以通過彎折發電……24日,記者從東南大學獲悉,該校與美國托萊多大學、北京大學等單位合作,合成了一類具有優異壓電性能的分子鐵電材料。這一成果解決了困擾學界130多年的分子材料壓電性不足的世紀難題。壓電性指的是材料在受擠壓或拉伸時可以產生電,或在材料兩端施加電壓后材料能伸長或縮短的特性。1880年,居里兄弟首...
2017-07-26
日前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三院無人機技術研究所獲悉,航天科工正在發展基于臨近空間太陽能無人機構建空中局域網的“飛云”工程,可實現超過一周時間的應急通信保障。該工程有望年內開展應用示范。臨近空間是指“空”與“天”的結合部,普遍將其定義為海拔20千米至100千米空域。該領域已成為世界大國戰略博弈和角逐的新興戰略空間。臨近空間超長航時無人機是支撐臨近空間信息產業...
2017-07-26
從22日召開的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獲悉,經過4年多探索實踐,我國臨床研究體系建設初具規模,已在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等11個疾病領域建成32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形成了聯合260個地級以上城市的2100余家醫療機構的協同創新網絡;建成60余個大型生物樣本庫、數據庫和143個臨床研究隊列,覆蓋人群706.05萬人次??萍疾奎h組書記...
2017-07-25
版權所有:河南楊金高科技創業園發展有限公司 備案編號: 豫ICP備16016996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