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鄭州科技港 編輯:admin 時間:2016-12-26 閱讀次數:563
國家中心城市是國家賦予一座城市的發展使命,是位于中國城鎮體系中最高層級的城市。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國家發改委12月26日公布《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規劃》明確指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兑巹潯返某雠_意味著國家對鄭州發展的肯定和對未來的規劃,也意味著鄭州距離國家中心城市的夢想更近一步。
中部崛起戰略定位“一中心四區”
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笆濉笔侵胁康貐^實現加速崛起、全面崛起的關鍵時期。
依據國家“十三五”規劃編制的《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期為 2016—2020 年,重大問題展望到 2025 年。
《規劃》在繼承原有定位基礎上,提出了“一中心、四區”的戰略定位:努力把中部地區建設成為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全國新型城鎮化重點區、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核心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方位開放重要支撐區。
《規劃》提出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九項重點任務:一是優化空間,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二是改革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三是轉型升級,建設現代產業新體系;四是做強做優,開創現代農業發展新局面;五是統籌城鄉,推動新型城鎮化取得新突破;六是縱橫聯通,構筑現代基礎設施新網絡;七是綠色發展,打造藍天碧水新家園;八是增進福祉,促進人民生活邁上新臺階;九是開放合作,塑造區域競爭新優勢。
另外,《規劃》囊括重大創新工程、重點新興產業集群培育工程、重點服務業發展計劃、城市群壯大計劃、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建設工程、重點能源建設工程、水資源保障重點建設工程、重點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程、脫貧攻堅重點工程等九大項,涉及160多個建設項目。
多項政策支持鄭州發展
《規劃》中的“建設和諧宜居智慧城市”章節提出,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強化長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會城市地位,增強要素集聚、科技創新和服務功能,提升現代化和國際化水平。繼續做大做強洛陽、宜昌、蕪湖、贛州、岳陽等區域性中心城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延伸產業和服務鏈,形成帶動區域發展的增長節點。
《規劃》中還有其他幾項大政策支持鄭州。
比如,在創新平臺建設方面提出,加快建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支持設立一批創新平臺。在規范發展區域功能性平臺方面,提出有序發展臨空經濟,支持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打造多式聯運國際物流中心和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
在重點新興產業集群培育工程方面,支持鄭州建設智能終端產業基地,推動打造鄭汴洛焦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繼續推進河南國家知識產權創意試點園區、鄭州中原國家廣告產業園、國家動漫出版產業發展河南基地建設,加快河南鄭州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建設。
在重點服務業發展計劃上,《規劃》提出推動鄭東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建設、鄭州國際物流中心,推進鄭州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建設,依托鄭州等地產業基礎,研發新一代綠色智能、高速重載軌道交通裝備系統,建立世界領先的現代軌道交通產業體系。
加快中原城市群一體化建設,推動鄭州開封等重點區域一體化發展。根據《規劃》定位,中原城市群要立足區位交通等優勢,建設為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基地和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打造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極具發展活力的核心地帶。
在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建設工程方面,《規劃》提出重點建設鄭州至濟南、鄭州至阜陽、宜昌至鄭萬高鐵連接線等高速鐵路,鄭州新機場至登封至洛陽等城際鐵路,鄭州機場改擴建工程等項目。
全國城鎮體系規劃正在編制中
2007年,原建設部上報國務院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06—2020年)》中首次提出“國家中心城市”的概念。國家中心城市是中國金融、貿易、管理、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同時也是發展外向型經濟和推動國際文化交流的對外門戶,表現為全國層次的中心性和一定范圍的國際性兩大基本特征。
2016年年初,國務院要求住建部、發改委、衛計委、教育部等中央19大部委聯合編制新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提出要構建“十百千萬”的城鎮體系,即“十個國家中心城市、一百個國家特色城市、一千個中小城市、一萬個特色鎮”。
版權所有:河南楊金高科技創業園發展有限公司 備案編號: 豫ICP備16016996號-5